<label id="kvaqo"></label>
<source id="kvaqo"></source>
<source id="kvaqo"><mark id="kvaqo"></mark></source>

      1. 處暑節氣的由來

        2023-08-18 14:37:09 來源:網絡整理

        分享到:

       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說:“處,止也,暑氣至此而止矣。”“處”是終止的意思,表示炎熱即將過去,暑氣將結束。處暑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處暑節氣的由來

         

       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于三百多年前訂立的“定氣法”,“定氣法”節氣是依照的是精密的天文計算得出。“定氣法”是根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確定節氣的方法,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“黃道”上,劃分為24等份,每15度為1等份,每1等份為一個節氣。“定氣法”劃分的節氣,當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是處暑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每年公歷8月22-24日,太陽黃經達150度是處暑。處暑,即為“出暑”,是炎熱離開的意思。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,這期間天氣雖仍熱,但已是呈下降趨勢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處暑,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,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。斗指戊(西南方);太陽黃經達150°;于每年公歷8月22-24日交節。時至處暑,已到了高溫酷熱天氣“三暑”之“末暑”,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處暑過后,氣溫逐漸下降,日夜溫差逐漸增大,但白天氣溫仍較高。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,一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,太陽輻射減弱;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,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,小露鋒芒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處暑后,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、太陽輻射減弱,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,暑意漸消。雷暴活動也不及炎夏那般活躍,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減弱。處暑的民俗活動很多,如吃鴨子、放河燈、開漁節、煎藥茶、拜土地公等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中國古代一些文學作品將處暑分為三候:“一候鷹乃祭鳥;二候天地始肅;三候禾乃登。”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;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;“禾乃登”的“禾”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類農作物的總稱,“登”即成熟的意思,如“五谷豐登”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想知道更多24節氣相關內容,二十四節氣查看吧!

        相關文章
        免責聲明:文章與圖片均來源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因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,如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及時聯系并通知我們進行刪除。 客服微信:zwhlwkf